|
|
漢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漢懋商用軟體 TEL:(04)2706-9285 FAX:(04)2706-3776 Email:hanmau@ms1.tcol.com.tw
|
|
|
|
挑戰企業e化風潮ヾ杜書伍:學習的意義在於整合知識、應用自如(2) |
|
Q:你帶領聯強國際十一年 ,可不可以談一談你的成長歷程,對經營企業的影響?
ヾヾA:聯強有兩個重要的特質:第一,聯強會不斷用新的工具來提升績效或建立競爭優勢;第二,如何去推廣一些觀念及想法,是我個人滿習慣、也滿重視的事情。你就是很習慣這麼做,我就在想我為什麼會這樣。當我考上大學時(交通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系),想到計算機與電腦,我很upset(沮喪),因為當時一台計算機,貴得不得了,台灣也只不過有兩、三部,我就擔心以後畢業要去哪裡工作,只有兩、三個地方可以去,別人考上交大很高興,我卻煩惱怎麼會錄取到這個系,當時清華大學相對應的科系是核工系,畢業後只能到台電或是原子能委員會兩個地方工作。既然念了,我就想,電腦是拿來用的,在國內當時也沒有電腦工業,未來自己一定是走應用面而非研發面的方向,因為思考要用到企業,一定要懂會計、管理各種在企業運作上的知識,於是我就去修了很多管理科學的課程。
拉大思考的廣度
ヾヾ大學四年級的時候,我在夜校打工教高中數學,做老師的短暫背景,會思考在自己學習的過程,是怎麼懂的,要懂應該要如何教,瞭解老師是如何把知識推廣出去,尤其是注重吸收的效果,我會很注意聽講的人,如果學習不好,很可能是聽的方法、學的方法不對,因此我很注意學習方法。
ヾヾ畢業之後,微處理器剛出來,微處理器就是把CPU(中央處理器)那麼複雜的東西,做在一顆IC(積體電路)晶片上,同學聚會聽到這個訊息,馬上讓我想到這個東西會普及,與六年前很沮喪電腦太貴的想法,是很大的一個對比。這使我就業規劃做了很大的改變,從準備做企業的MIS(資訊系統管理)工程師,轉變到當時引進英特爾晶片的神通電腦工作。我先當工程師九個月後,就做業務,等於是推廣科技的角色,後來還辦了《微電腦時代》雜誌,一直在推廣、推廣、推廣,這本雜誌辦了十年。
ヾヾQ:你一直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?對你的生涯都很有定見?
ヾヾA:不能這樣講,只能說人的成長過程其實是摸索的過程,例如說我大學學的,和後來做的事情,就有一個轉折。或許應該講,一個人很care(關心)你未來的前途 ,你就會去思考,要如何去做,未來的前途才會寬廣,你會去看到這個行業是否有前瞻性。
ヾヾ我只是想把事情做好。民國五十九年我進大學到六十五年退伍,這六年的時間,我的想法是,這個科系的發展是未來把電腦拿去企業應用,我去服兵役時還帶著像大辭典般厚的彼得•杜拉克管理學的書去研讀。後來轉到微處理器領域,是認為它會讓電腦變得很普及,我就毅然決然,投入這個行業。為了讓更多人懂,能拿來廣泛應用,就去辦雜誌。
ヾヾ談不上有遠見,只能說是拿有限的知識,在當時做判斷。我一向沒有把自己的志向定得非常高,頂多只是看到未來兩、三年。
ヾヾQ:交大有施振榮等傑出創業校友,你念書當時就有創業的氛圍嗎?
ヾヾA:交大在電子方面本就一支獨秀,學生向上的企圖心 ,比一般的學生高,會混的人很少。民國六十年代,台灣還在一個貧窮的環境,大家都有力爭上游的感覺,對自己的未來滿serious。經濟部次長尹啟銘、矽谷創業家張若玫都是我們同班同學,在神通集團也有七個同學,我們在業界算是混得不錯。
ヾヾQ:你的同仁都說你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?
ヾヾA:我也一直在想,為何我很喜歡思考的源頭。我的印象是在五○年代,我還在念小學,當時我們家巷子,只有一家有電視,大家都到他們家看「勇士們」,劇情都是美國大兵到別人陣地被發現,然後要逃回來,主角都是一跳上車就會開車,五○年代會開車是一件不得了的事,那時有一個想法是,這些車就算送給我們國軍,他們也不見得會開,那時就很喜歡動腦筋想劇情、想各種事情。
整合知識,應用自如
ヾヾ當開始工作,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須解決問題,思考的習性就更加頻繁,思考的廣度也愈拉愈大。你會去思考生活、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事情,花很多時間來閱讀。
ヾヾQ:你都讀什麼書?
ヾヾA:其實我不太把整本書讀完,因為我覺得讀書太累,談一個事情要花那麼多時間,我通常是catch(抓住)一個觀念,當那個觀念我不是很理解的時候,我會去翻一翻書,懂了以後就好。很多書講得很完整,但你不用瞭解那麼細,只要精神抓住,要拿來用就對了。我讀東西很慢,因為我是一面讀,一面思考,這樣才會吸收,瞭解其中深度的意思。學習很重要的意義在於,你要能連結既有的知識庫,這樣才有用,如果只是零零散散,沒有整合知識,要用的時候,就無法應用自如。
ヾヾQ:聽說你最近都在跟同事談知識經濟?
ヾヾA:你要用新的工具或是推新的制度,這些過程中很重要的事情是對內推廣,你可能一開始沒有經驗,要落實這些新工具,就必須推廣。想把事情做好,就會想說用什麼方法才能落實,你會想出不能落實的原因,很可能是人的習慣、觀念的問題等,你就要花時間把錯誤的觀念揪出來,讓相關的人員知道,你會注重習慣的改變很重要,新的習慣如何養成。
ヾヾ所以推動一個事情,你要密切注意三個月以上,不能說只是講一講,因為你一鬆手,員工又會回到原來的行事方法。同時,執行的技巧與方法,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學到。
ヾヾ在公司內部,我是屬於很喜歡講話的主管,不喜歡控制時間,希望藉會議中某一個話題,引發一個觀念,這個觀念我要把它解釋清楚,讓所有人明白。甚至一年多前,我乾脆每週開課,叫內部的EMBA,話題都不大,我會在當週公司接觸運作的過程中找到話題來談。大話題的書都可以買得到,我都找一些實務的小話題深入來探討,並把內容文字化,讓一般員工也能學習。
ヾヾQ:一九八八年以來,聯強就開始建立一個結合維修、物流與配銷的通路業營運新模式(國外通路業只做配銷),你是如何思考的?
ヾヾA:我最早的一個出發點是我非常不希望,去經營一個公司,你的業績愈來愈大,公司愈來愈大,但是還是一樣不是很賺錢。很多公司做得很大,但是只要業績一提升,人力也要跟著提升,最後賺的錢一樣花掉。
ヾヾ那時我就在思考什麼樣的model(經營模式),是當你業績提升時,人力卻不必增加很多。除了電腦來幫助外,業務的模式很重要,這讓我們思考到走開放式通路而非直營模式。
ヾヾ另外我們會去思考,通路業結構是否有不合理的情況出現,如果你能夠解決,就掌握為人家解決問題的優勢。例如沒有人喜歡做維修,過去是推給經銷商,增加他們的負擔,我們就自己擔起責任;另外,資訊產品的跌價很快,機種的汰舊換新也很快,過去通路商為了業績,往往採取塞貨的方法,讓經銷商因庫存跌價而受損失,他們又會來找通路商補貼,花很多時間、人力在這上面,最好的情況是經銷商庫存很低,才能避免損失。所以我們送貨一定要快,必須建立物流機制。我們還出了一本書叫做《現代化門市經營》,來推廣新的制度。全世界好多事情可以做,你要在自己有限的資源下,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去做。
ヾヾQ:在電子商務還未十分成熟的狀況下,一般實體企業應該怎麼面對e化?
ヾヾA:我認為任何一個實體企業都該設立自己的網站,把過去內部的資訊或知識,認為該傳播出去,而對它的業務有效益,就應該把這些資訊及知識放進網站。應該仔細去想,要讓何種知識傳達出去,會最有效益。透過網路傳播,所有接收到資訊的人,會回過頭來對企業有好處。即使是一個餐廳也可把菜單放在網上,增加資訊的曝光。
提升通路效能與服務客戶
ヾヾQ:聯強創造並經歷過幾個營運模式,你又說世界上有很多種錢可以賺,聯強下一步要賺哪一種錢?你們怎樣找出新的獲利模式?
ヾヾA:聯強多年來都是一個主軸,我們不斷去分析通路的結構及分工,去看我們如何讓通路的效能變得更好,因為幫助經銷商提升效能,所以聯強的價值就出來了。另外,我們一直思考如何提供服務,這四、五年來,並把服務的觀念延伸到服務客戶的客戶(消費者),它就是不斷在提升business model(商業模式),因為不斷提升,你才能變成last winner(最後的贏家)。未來還要繼續動腦筋想如何去服務客戶的客戶。
ヾヾQ:許多企業在開創或是調整經營模式時,常碰到管理或是財務的危機,該如何避免?
ヾヾA:一個企業的經營者就像開一台bus(公車),上面坐好多人,這台bus當然是要愈快地往前走,但是也要注意不要翻車,因為數十人的生命可能就沒了,不像在開跑車,只是一個人的問題。
ヾヾ一家公司和國家是一樣的,要做比例及結構性的管制。例如本業外的投資本來就有風險,但是速度與金額要是本業承擔得起的。我們會很謹慎地來看業外投資。在本業範圍內的也一樣,不斷創新服務與營運模式,任何計畫一定要投資相當時間才會產生效益,這部分也要控制比例。但是本業內的投資比例,我認為可以大一些。
ヾヾQ:什麼樣的時點會考慮大量投資新計畫?
ヾヾA:我是比較保守,當從理論或市場判斷都是對的時候 ,一開始會先試一段時間,當你自己感覺你的掌控力或思考看到的困難點,都有信心甚或已經想到辦法解決的程度,就表示你可以做了,這完全是一個信心的問題。我們的電腦化、建立物流車隊、自動倉儲、組裝廠都是一步步走來;我們的組裝廠一開始很不自動化,經過一段時間執行與思考,現在已投入新台幣五千萬元,使生產線自動化。
ヾヾ網站也是一樣,有三年多摸索的時間,一年多前才正式投入。我會看大方向,並思考枝枝節節的部分,發掘有沒有盲點,瞭解這些盲點該如何解決。先從小投資中學習執行會碰到的問題,並增加信心,繼而再做更大的投入。
ヾヾ你一定要先掌握不同產業的核心特質,逐步瞭解,並抓到關鍵,又得知道能不能做,要解決哪些問題,並與懂得核心知識的公司合作。
ヾヾQ:曾經提過進神通集團二十多年,初期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覺得付出多過於回報的,你如何度過那四分之一的時間?
ヾヾA:就悶著頭幹了,因為那一段時間是你真正在學習瞭解、增加自己經驗的時間,最特別的是,那時要從市場還是像沙漠一樣的情況去打拚開創,沒有條件的時候,你就不要去想太多。就像念小學的時候,對未來要做什麼,不用想太多,書念好就好,到了高中、大學,較有判斷力了再去想。
ヾヾQ:那時最大的挫折是什麼?
ヾヾA:由於是從無到有的開創,你就要不斷地嘗試,用不同的描述方式,讓別人容易懂。倒是沒有很大深刻的挫折。那時電玩零件庫存因政府取締電玩業而賣不掉,可能算是一個挫折吧。
ヾヾQ:當時有四千萬金額的存貨,壓力很大吧?
ヾヾA:董事長倒沒有給很大壓力,主要壓力是來自自己。其實我一輩子,都覺得壓力是來自自己。當你自己給的壓力,大過別人的壓力時,只會感到自己的壓力。一個人不要人盯,要形成一個自我驅動的力量。
ヾヾQ:自我驅動的力量怎麼來的?
ヾヾA:我只是想把事情做好,就會不斷去想改善的方式,你會自動自發去想如何解決問題,自動自發去想有沒有新的business opportunities(商業機會)。
ヾヾQ:有沒有受到誰的影響,或是你個人的特質?
ヾヾA:談到這個問題,我會去想:沒有錯,我想成功啊,但又想一想,應該不是這樣,而是一個engineer(工程師)的個性,因為工程師總會去想不斷瞭解不同事物,設計出不同產品,這是一種習性。(全文完) |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