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強國際公司一貫的精神是 「使用更好的工具來改善公司的競爭力」。 面對Internet新的挑戰, 喜歡思考的聯強國際總經理杜書伍, 找到答案後就開始建立機制, 帶領聯強成為國內資訊流通業的龍頭, 他是怎麼做到的? 聯強又是如何創造價值的?
(季欣麟/專訪,本文轉載自2001年2月號遠見雜誌)
ヾヾQ:聯強國際從前身聯通電子時代(最初做電子元件通路商)就開始電腦化,這一波企業e化風潮中,你們的策略與想法為何?
ヾヾA:我們差不多在三年多以前,就開始建構網站。在如何去建構、運作一個網站,都沒有經驗的情況下,我們先投入兩個人,讓他們嘗試運作。進入初期,那時候的環境並不適合,可說還在沙漠階段,公司也並沒有給他們太多資源。他們前前後後玩了大約兩年多時間,起碼對我們來說,玩出一些小經驗,一年多前我們才正式建構我們的企業網站。
e化三階段
ヾヾ整個精神是一貫性的。對企業e化,我們有一個很基礎的觀念,這些新工具非常powerful,它對產業產生的整個變化,會非常快速。但是,無論怎麼樣快速,還是得循序漸進的改變,而非跳躍式地一夜間翻轉情勢。所以企業e化,也是要有步驟的,從認知學習開始,到認識與規劃好要怎麼做。如果沒有認知、學習,怎麼會知道你的企業該怎麼做,有沒有符合你企業的需求。若讓不懂你產業環境、需求的人,告訴你怎麼做,你也會聽不懂,他不瞭解你的產業、你的公司,到後來他很可能幫你做出一套虛有其表 、卻無法發揮效能的東西。
ヾヾ過去一年多,我們擬定了一套網路結構,可以叫做第二階段的發展,思考如何建構、規劃同時管理我們的網路。如何管理很重要,如果沒有一個嚴謹的運作系統來管理網路,會因為資料沒有即時update(更新),而變成一個廢墟。蓋起來冠冕堂皇,卻沒有人在使用。
ヾヾ現在我們正要進入第三階段。此階段是推廣讓別人來使用並養成習慣,等於去改變他的習慣。只有在使用習慣達到某種程度,所謂的e-Commerce(電子商務)才會成形。
ヾヾQ:三年前是環境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,讓你們想要建構網站?三個階段又分別獲得哪些成果?
ヾヾA:第一個階段是非常自然形成的,因為我們一直在科技產業當中,所以早就體認到Internet會是一個新的工具或是一個新的產業發展階段。另外,聯強國際一貫的精神是,如何使用一些更好的工具來改善公司的競爭力,十五年前我們就開始電腦化,十年前我們開始建置物流機制、建立車隊,電腦化把我們的物流系統,從倉儲到配送,都結合起來,形成我們重要的工具,到五年前,我們利用機械自動化,建立自動化倉儲,其實我們都是在運用新的工具,來提升公司的競爭力。
ヾヾInternet講得白一些,就是電子化設備演進後的一項工具。從最早期的傳真機、影印機的OA產品,到大型電腦、迷你電腦、個人電腦,大約十五年前,電腦與電腦相連,就已經有了網路的運作概念,只是當個人電腦愈來愈成熟之後,這個網路擴大為Internet,所以所有的這些電子演化,不是一夕之間變出來的。科技發展的方向,從影印機到連網的電腦,其實對科技業的人來說,是沒有太多surprise(驚奇)的,只是每天科技不停變化的一部分。
建構數位生活知識網
ヾヾQ:e化對通路產業帶來什麼樣的挑戰與轉變?
ヾヾA:我比較不喜歡說改變,而比較喜歡說演化。以我們網站來說,有兩個部分,一個是給消費者的網站,一個是給經銷商的網站,整個網站的精神,我們希望把它建成是「數位生活知識網」,它是一個knowledge-based(知識核心)的網站,因為我們的產品非常多,我們在網站上分成約八十個類別的產品,比如說硬碟、筆記型電腦各為一類。大部分人對資訊產品都是一知半解,所以我們在內容上把產品簡介、規格解說、選用常識、技術諮詢與市場趨勢都放進網站,進這個網站可以得到豐沛的產品知識。知道什麼是數位相機的像素、各種故障如何排除等知識。知識是這個網站的核心。
ヾヾ對經銷商來說,我們會加上產品經理的話、各種優惠專案、銷售秘笈、電子型錄等資訊。建構知識網的目的,在於我們認為,應讓消費者對產品有足夠資訊,來幫助他做購買決策;另外,透過資訊流的提供,讓消費者使用產品的深度能提升,而不是買回電腦,只會打電動玩具。
ヾヾ這樣的知識建構,可以擴大市場,同時因為消費者更瞭解產品,使得向經銷商購買時,簡化了交易程序,消費者已經知道要購買哪種規格的產品,最適合自己,經銷商就不用多做說明。
ヾヾ對經銷商來說,他也可以透過這個知識庫來教育同仁,更加瞭解產品。這個網站使得通路業整個環節都提升了,產品的知識提升了,會使經銷商銷售力增加,消費者則不會買錯東西,浪費資源,全面性的影響,十分深遠。
ヾヾQ:共有多少人負責這個網站?
ヾヾA:網站小組十五個人,但各部門配合人力,加起來有一百三十多人。網站內容是分配到全公司各個部門,產品資訊是分配到產品規劃部門,負責八十多類、數千項產品的資訊維護與撰寫,技術部門則負責技術諮詢,維護單位則負責如何維護保養及故障排除的資訊,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各部門專精的領域,他們必須學會如何將他們的knowledge(知識)轉換成文字,放到網站上。
ヾヾ純網路公司就很難做到,因為你要請一百多個人,一方面load(成本負擔)很重,一方面你請不到這些專才。因為聯強既有的產品經理,他們隨時拿到的都是原廠第一手的資訊,一般公司拿不到,另外這些產品經理各有專屬產品線,對於產品變化、市場趨向、技術層面的瞭解,相當專業,我們只是花功夫把這些知識,放在網站上。這不是網路公司光是請一、兩百個人能做得到的。
ヾヾQ:網站現在看起來是資訊流的規劃,對消費者、經銷商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計畫?會不會在網站上直接做交易?
ヾヾA:我們先從資訊流開始,接下來就是要怎麼樣去推廣、擴散、使用。當我們的經銷商已經變得很習慣,也就是always(時時)在網上時,我們和經銷商之間,就能夠進入電子商務。
改變習慣是最大挑戰
ヾヾ經銷商也可利用這個網站來提升或擴展業務。比如說,它可以在店面用聯強網站來介紹產品、回答問題,經銷商可以把有限的展示空間,變成無限的展示空間;經銷商也可建立自己的網站,附加其他服務內容,來做他的CRM(客戶關係管理),讓經銷商同時e化,整個通路運作就會更健全。我們甚至思考,可以讓經銷商在網上下訂單,我們幫它直接送到消費者家裡;與許多純網站公司,我們也可以合作,幫他們做物流服務。
ヾヾ這不是一蹴可幾。執行非常重要,因為這涉及自己員工甚至經銷商的員工,你一定要到養成習慣的階段,才能真正做電子商務,否則只能說是口號、理論。
ヾヾQ:你預估大概要多長的時間,能做到B2B(企業對企業)的電子商務?
ヾヾA:這不一定。要看環境壓力有多大,以及員工是不是能在短時間改變行為模式。這些經銷商,像常態分配一樣,有的會跑得很快,比較容易改變,但大部分的人,在沒有很大壓力,逼得他們一定要去做的情形下,進展通常較慢。
ヾヾ網路管理通常面臨到最大的挑戰是要去改變員工的習慣。另外,口語溝通要變成是文字溝通,有很大的不同,用講的或許聽得懂,寫出來大家又不一定看得懂。一件事情是要用消費者的語言而非專業術語來溝通非常重要,所以在我們網路開發中心,有三位同仁是產業記者出身,幫助寫出消費者能看得懂的語言。
ヾヾQ:聯強國際從收訂單到包裝出貨只要十五分鐘,從接單到送達只要四個小時,可不可以談一談你們資訊系統如何導入?跨入網際網路時代又有何不同?
ヾヾA:任何一個新工具都有它的特性,首先你必須瞭解這些特性是什麼,然後回過頭來改變同仁的習慣。
ヾヾQ:可不可以舉一個例子?
ヾヾA:在導入ERP(企業資源規劃系統)時,員工對data(資料)的品質,要提升好多倍,過去說資料錯了,無所謂,再改一改就好,但是在電腦裡面,一瞬間資料卻可能已經散到十個不同單位裡,你要再拿回來改,已經來不及,所以對資料品質要求,是非常高的;時效性也很重要,過去可以說先做這個,再做下一件事,但是現在不行,你必須要同時做。很多的習慣和觀念必須改變。
ヾヾQ:那怎麼改?是透過SOP(標準作業程序)嗎?
ヾヾA:這地方就非常深,可以談出很大的一篇文章。首先,要從系統設計上著手,當員工只做一項,忘了做另一項時,就根本等於沒做,因為機器都不動。輸入品質也可透過電腦直接稽核,依照某類資訊的特性,判別輸入是否異常。但電腦稽核沒法做到百分之百,例如這裡應該輸入英文字母而非數字,你可以判別異常,你可以想很多辦法辨識,但是不會是百分之百,所以要在整個大系統中,用不同單位的數字,來交互稽核,挑出錯誤。
賺管理的錢
ヾヾ你也要把資料品質當做政策上非常serious(嚴重)的事情,不能說錯就錯嘛,人總是會犯錯;你要說,這就像是飛機會走錯跑道(暗指新航空難)一樣嚴重的錯誤。用一而再的宣導,讓大家的品質意識提到最高。
ヾヾ網際網路時效性更高,所以電腦化沒做好的公司,不要想做企業e化。網路就是電腦組成,你必須先有電腦化的經驗為基礎。
ヾヾ網路化與電腦化又有不同,因為網路在傳達資訊,資訊有兩種:一種是文字,一種是數字,文字要是消費者的語言,如何把相關的員工,轉換成具有網路資訊的認知、能力及習慣,十分關鍵。
ヾヾQ:現在很流行資訊系統的outsourcing(外包),你對公司資訊基礎的建立,會偏向是自己做或是外包?
ヾヾA:我認為這並不是簡單的二分法。我並不反對B2B的商務平台,但那只是平台,沒有content(內容),content你還是要自己做,貨你還是要自己弄,它只是讓同業能夠共用一個平台,在那裡形成一個所謂的marketplace(交易市集)。交易市集並不能解決所有事情,因為根源問題還是你自己的產品、流程,你必須先找到客戶,提供客戶資訊,讓他瞭解,直到他有意願購買,才能成交。
ヾヾ所以B2B平台只負責交易,前面有許多環節,交易市集還是沒有或不完備的。基本上你還是要自己做,只是說現在市面上有許多utility(商務工具軟體),可以來幫助你,但是核心部分還是得自己來做。
ヾヾ例如網站可以委託別人來建置,但是內容維護卻是自己要做的。就像買了一個房子,你還是自己得把家具搬進去,不斷維持清潔,維護電器用品的可用性,許多事情還是要住戶去處理。不能完全依靠建商幫你蓋好,因為你有許多需求它可能不知道。
ヾヾ所以,一個企業不能在不瞭解新資訊工具時就匆忙引進,因為可能會完全無法使用,企業本身一定要懂新工具,才能發揮它的最大效益 。只要你自己懂,不論自己開發或是外包,都可行,兩者變成只是經濟效益的考量。
ヾヾQ:可不可以談一談你們的eLSP(e-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,e化運籌管理服務提供商)的策略思考?
ヾヾA:基本上聯強到底有多少的機制,在電子網路的環境下,哪些機制會扮演重要的角色,這裡面就包括物流的e-Logistics。電子商務應該是從B2B開始,B2C(企業對消費者)應該是五年以後才可能,與生活結構環境有關,還不一定能成功。因為像郵購、電視購物在居住密集的台灣,市場也有限。
working smart很重要
ヾヾ如何working smart(智慧操作)很重要。我們建立網站就是希望讓我們的經銷商及消費者能working smart。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專業的入口網站,讓在這個領域的每一個人,都很習慣上這個網站,有相關圖書可以查閱,有免費軟體可以下載,把全面的working smart提升起來。我們本來就有運籌機制,當整體提升上來之後,就容易進入電子商務,我們與經銷商之間的B2B就容易建構起來,他們可能把訂單交給我們,我們宅配貨品到消費者家中,去服務我們的經銷商,這是提升效率的一個方向,愈smart的經銷商,我們就用愈smart的方式與他們合作。
ヾヾQ:網路對通路業造成最大的影響是什麼?
ヾヾA:網路造成的影響是資訊散布的廣度與速度。過去通路是分成好幾層,盤商分大、中、小,現在是通路商直接到經銷商再到消費者,這是資訊散播的因素使然。現在很多純網路公司說,因為資訊散布更厲害,可以從原廠直接到消費者,但是他們忘記了有形物體的生產,只在世界的幾個地方,如何運送到市場上,物流運作十分重要。
ヾヾ什麼樣的物流機制是最有效、最節省的,由此來決定通路應該有幾層。物流與時效發展縮短到現在的程度,從製造商、通路商到經銷商、消費者,這樣的結構,我們認為不會改變,不會說通路商或經銷商會突然消失。
ヾヾ因為物流有國際、國內及最後一哩之分,所有東西要送到家裡,成本是高的,不可能訂一個東西,可以從地球另一端,直接寄給消費者。網路只是加速資訊傳播,簡化流程,增加通路業的整體效率。我們一天要接一萬兩千通經銷商詢價的電話,四分之一會下訂單,其他都在詢問資訊,如果網站推行成功,一天能少接六千通,這就是很大的進步。
|